近年来,随著“大学社会责任”(USR)的推动,大学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,而是师生与地方一起合作,创造正向改变的力量。因此,也催生了2020《远见杂志》第一届USR大学社会责任奖。
大学是国内培育高等人才最重要的基地,但这几年来,却常被批评学校老师“不食人间烟火”,教出来的学生能力“学用落差”。这个弊病,近年开始逐渐被打破,从国际趋势到教育部政策,都开始大力推动“大学社会责任”(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, USR),以“在地链接”与“人才培育”为核心,从在地需求出发,让师生可以在洞察、诠释和参与真实问题的过程中,集成相关知识、技术与资源,协助地方发展创新。
USR最大优点,就是将大学的学术能量从象牙塔中释放出来。很多时候,大学有技术、有专业,但却不知道可以应用到哪里;地方有问题、有缺口,却不知道可以去哪找资源,USR就像是两者之间的桥梁,大学协助地方分析困境,再回头看本身有哪些科系专业,集成后提出对应解决方案。
《远见杂志》继台湾首创、至今第16届也最具代表性的CSR奖之后,再度跟上高教时代趋势,特别针对“大学社会责任”,举办“2020《远见杂志》第一届USR大学社会责任奖”,对全国公私立大学进行征件,区分“生活共荣”“产业共创”及“生态共好”三种组别,经历半年的征选、初选与决选,选出七所大学八个优秀USR方案,成为国内第一家彰显国内各大学USR地方实践成果的大奖。
有别于其他媒体选择以“整体性量化指标”进行“全校型评鉴”,却碍于台湾各大学相关数据资料不全或未公开,导致评比上造成疑虑,《远见杂志》借镜“教育部大学社会责任推动中心”做法,不以学校为评鉴单位,避免因为公私立及一般大学与技职科大的先天差异,所造成的属性、规模、地域等条件不同,产生不公平竞争,《远见杂志》选择以“优良USR方案”为评选主轴,不只真正公正,更凸显USR如何真正落地台湾。
得奖名单于4月28日正式公布,并举办得奖发布会。为配合新冠肺炎防疫,颁奖典礼改为在线直播举办,但得奖发布会现场,各大学校长与院长依然热情参与,包含五位校长、两位院长亲自出席受奖。(延伸阅读:)
远见.天下文化发行人王力行:大学存在目的,就是为社会创造贡献远见.天下文化事业群发行人王力行在开场致词中特别提到,《远见杂志》自创办以来,就对大学教育非常重视,她历来采访包括哈佛大学、柏克莱大学等欧美名校校长时,一定都会问一个问题:“大学的功能是什么?”而几乎所有校长都回答,除了教学和研究外,就是“社会服务”。王力行强调,“那时候虽说还没有USR这个名词,但大家都知道,大学存在的目的,就是为社会创造贡献。”
王力行举例,2007年微软创办人比尔.盖兹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,他提到自己是哈佛的中辍生,这么多年来,对这件事有遗憾、也没有遗憾。而他在哈佛所没有学到的是,原来世界上还有很多人,是身处在不平等的环境中,包括健康与机会上的不平等,所以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,有机会创造各种创新与发明,“但最终目的,还是要回到这些创新,对社会到底有没有具体的贡献、有没有改善人类的各种不公平?”
王力行指出,这个精神已愈来愈深入每个学校中,例如在台湾,2017年教育部在高等教育蓝图中,开始加入USR;2018年开始,更将USR纳为大学深耕计划的一环,推动愈来愈多大学关注USR这件事,思索在教学之外,如何与地方结合、一起合作,创造正向改变。
“这也是为何《远见杂志》要在今年举办第一届‘USR大学社会责任奖’,”王力行除了恭喜每一所得奖学校、感谢每一所报名学校,更希望所有人都站在以改善台湾社会为目标的基础上,继续努力。
国发会主委陈美伶:大学走进地方,期待台湾未来没有偏乡大学与地方的链接,是USR的重要一环,也正是近年政府全力推动的“地方创生”核心概念,因此,颁奖典礼特别邀请国发会主委陈美伶担任贵宾,为得奖学校祝贺。
陈美伶致词时指出,去年是台湾的“地方创生元年”,推动计划中有五支箭,其中有两支箭和大学有关,一是“科技导入”,二是由产官学研社一同推动“社会参与创生”。陈美伶为此走过许多地方,也包括本次得奖的长荣大学与东海大学,她都深深感动。
陈美伶回忆,自己年轻时,大学就像象牙塔,学生只会抄笔记和念书,但现在大学已经走出来了,从过去的社区总体营造、到如今的地方创生等计划,都是政府和大学合作推动,非常接地气。不管是环境永续、弱势保护,或是社区结合,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USR主题,以及想达到的目标,政府与大学合作,创造更多的人才未来能力、减少学用落差、打造地方创生,透过新的思维,让台湾更为进步,期望台湾未来不再有偏乡。
远见USR评审团代表、研华科技创办人蔡适阳:四大面向评选杰出USR方案54所大学、97个杰出方案竞逐首届“《远见杂志》第一届USR大学社会责任奖”,到底是如何选出最终的得奖者?
USR评审团代表、也是教育部USR计划区域咨询协作组召集人之一的研华科技创办人、精营管理顾问董事长蔡适阳解析,评审团从“贡献度”“价值度”“策略力”“影响力”这四大面向,仔细检视每一个方案,不只在评选会上一一听取决选代表的说明简报、提出问题,在一整天的评审之后,还留下来进行许多对话,探讨每个方案,尤其是“贡献度”和“影响力”,这也才是USR的目标。
就算最后没有得奖的方案,蔡适阳也非常敬佩,因为这97个方案包含非常多元面向,例如地方创生、生态保育、原住民、弱势保护、林下经济、智慧农业等。更重要的是,在这些计划中,评审们看到延续性设计与规划,因为USR不是一个计划做完就结束,而应是能够长久运作,真正落实社会责任。
蔡适阳表示,过去15年,《远见杂志》彰显企业社会责任(CSR),如今透过第一届USR奖,彰显“大学社会责任”,他也期待,未来可以鼓励更多非营利组织(Non-Profit Organization)投入社会责任,打造“NSR”;最后,带动全国百姓都愿意贡献社会责任,创造个人社会责任(PSR),“从CSR到USR、NSR,一直到PSR,在这样的运作过程中,社会责任的进步,就是台湾整体的进步。”
七校八方案得奖,东海、长荣分获首奖,屏科大独得两奖《远见杂志》第一届USR大学社会责任奖,从接受报名到结果出炉,历经第一阶段书审、第二阶段面审,耗时半年。今年整体参赛件数97件,最后选出七校八个得奖方案,获奖率仅8.2%,在在彰显评审对于USR的高标准与高期待,以及每一位得奖者的表现确实足为表率。
到场的七所学校代表,也上台分享实践USR心法。
“生活共荣组”首奖东海大学校长王茂骏表示,东海大学在校务发展上,特别看重四个永续,包括“社会永续”“经济永续”“文化永续”“生态永续”,东海师生长久以来积极走进社区,投入社会关怀与地方服务,包括银发族的乐龄乐活、儿少青的全人培育、环境品质与健康维持等,透过东海团队校内跨界支持,推动跨世代共好,才能得到首奖。
获得“生活共荣组”楷模奖的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指出,中原大学65年前在基督的博爱精神下建校,多年来一直推动全人教育理念,当中最重要的一条,就是“以智慧善用科技及人文的专业知识来造福人群”,从20年前帮原住民卖拉拉山水蜜桃,到现在帮小学卖梨、让小学续存,这次得奖不只是这个精神下的优良成果,也是推动教育的最好展现。
此次同时荣获“生活共荣组”与“生态共好组”双楷模的屏东科技大学校长戴昌贤表示,因为得奖,自己上周特别到山上部落参访,最深的感触是,或许不应该叫“大学社会责任”,因为对同学来说,顶多叫“大学社会体认”,对老师来说,则是“大学社会实践”。戴昌贤说,“责任”好像是学校高高在上,去当地指点,但他到山上才发现,很多在外人觉得想当然尔的事情,完全不是那样,例如外人会说“你应该要照顾生态”“你要维系部落文化”,但他们回到了山上,要靠什么活?小孩要去哪受教育?“我们应该要用谦卑的态度,长期在当地陪伴他们,一起找到永续的立基。”
荣获“产业共创组”楷模奖的高雄科技大学产学长蔡匡忠则提出两个感谢,首先感谢外部合作伙伴,很多人都说要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,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问题,但愿意提供场域让学生去找麻烦的人真的很少,高科大有幸遇到好的伙伴,让学生有很大的成长;第二是感谢校内老师,高科大是全国最大科大,这几年随著不断与老师们沟通,愈来愈多人愿意到地方蹲点、投入USR,期许未来可以创造更多社会贡献。
图/远见.天下文化创办人高希均、国立高雄科技大学产学长蔡匡忠。
同获“产业共创组”楷模奖的高雄餐旅大学厨艺学院院长曾裕琇表示,很多人以为高餐是餐旅人才培育的摇篮,但高餐更是企业的重要伙伴,这一次高餐协助屏东可可产业,先从国外盘点台湾应该要有什么样的品牌定位,再来协助当地厂商做提升,从一二三级产业的栽种、制造、行销,提升到六级化产业,推广为在地旅游、品牌创价与国际化。
图/远见.天下文化创办人高希均、国立高雄餐旅大学厨艺学院院长曾裕琇。
同样获得楷模奖的暨南大学校长苏玉龙说,感谢《远见杂志》把眼光投射到偏乡,注意到暨南大学的表现,经过921的震撼,暨南大学和在地乡亲培养出血浓于水的感情。而这次得奖方案,就是科技学院老师透过光和水的科技创新,帮助当地茭白笋农改善品质与产量,除此之外,还包括教育学院投入儿少福祉、人文学院投入蝴蝶复育,以及管理学院投入咖啡与观光休闲结合,暨南大学将继续结合地方人士,透过教育,培养爱乡人才,回馈社会。
最后压轴的,是获得“生态共好组”首奖的长荣大学校长李泳龙说,长荣大学邻近二仁溪,是依水而生的水岸大学,但这条溪在很多人印象中并非干净的河川,从2002年长荣大学成立河川保育中心以来,投入18年,看著河川被长荣改变,从肮脏到逐渐干净,但也看到河川在改变长荣,告诉所有人如何敬天爱人、惜物力行;同时,更要感谢18年来陪长荣走过的20多个伙伴团体,长荣与这些伙伴一起努力,看似平凡,却创造出强大力量。
。本文由:aoa体育最新官方APP下载 提供
关键字: aoa体育官方网站地址 - aoa体育最新官方APP下载